原文:《西山经》(大时之山)又西三百二十里曰嶓冢之山。汉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沔;嚣水出焉,北流注于汤水。其上多桃枝鉤端,兽多犀兕熊罴,鸟多白翰赤鷩。有草焉,其叶如蕙,其本如桔梗,黑华而不实,名曰蓇蓉,食之使人无子。
分析:嶓冢之山。郭璞曰:“今在武都氐道县南。”武都郡,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置,治所在武都县(今甘肃西和县南仇池山东麓)。氐道县,西汉置,治今甘肃武山县东南。《清统志》卷一八五:“嶓冢山,在宁羌州(宁强县)北。〈禹贡〉梁州岷嶓既艺,又导嶓冢至于荆山。〈水经注〉汉中记曰,嶓冢以东,水皆东流,嶓冢以西,水皆西流,即其地势源流所归,故俗以嶓冢为分水岭。〈魏书•地形志〉华阳郡嶓冢县(今勉县)有嶓冢山,汉水出焉。〈元和志〉嶓冢山在金牛县(宁强县大安镇金牛驿村)东二十八里。〈府志〉在今州北九十里。按〈禹贡〉嶓冢本梁州山,〈汉志〉陇西郡西县有嶓冢山,〈水经〉则在氐道县。考汉之西县,在今巩昌府秦州界,而氐道不知所在,要之皆雍域,非梁域,至〈后魏•地形志〉始云,嶓冢县有嶓冢山,盖县本汉沔阳县地,隋为西县,唐为金牛县,宋为三泉县,元为大安县。〈隋志〉〈通典〉〈元和志〉〈寰宇记〉〈元大一统志〉诸书并云,山在此地,斯真〈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处,而嶓冢之在陇西者,自为西汉水所出之山,与汉沔绝无交涉,梁州山当还之梁州,〈地形志〉所言为得其实。”又云:“按〈禹贡〉所云沔、漾、汉,皆指东汉水,今宁羌州嶓冢山出者是也。〈汉志〉以漾水出氐道为东汉水之源,移〈禹贡〉嶓冢于陇西西县下,谓西汉水所出,至汉中之汉水,则但载沮水出沮县东狼谷,不言与汉水合。今氐道不知所在,西县之嶓冢别在秦州,东、西两汉水源流绝无交涉,出东狼谷之沮水乃东汉之别源,〈禹贡〉所不言。〈汉志〉所载与〈禹贡〉多所不合。〈华阳国志〉、〈水经注〉承〈汉志〉之误,又移沔、漾之名于西汉,又谓西汉至葭萌入汉,误谬逾甚,今惟以合〈禹贡〉者为正。”《方舆纪要》卷五十二:“嶓冢山,在汉中府宁羌州东北四十二里。〈禹贡〉嶓冢导漾。是也。〈山海经〉以为鲋鱼山。〈水经注〉沔水出武都沮县东狼谷中。沮县,今略阳县。狼谷,盖即嶓冢之谷。狼谷,即嶓冢之异名矣。薛氏曰:陇东之山,皆嶓冢也。〈唐六典〉山南道名山曰嶓冢。又秦州西南七十里有嶓冢山,则西汉水所出。”
汉水。今汉水,无东南流之理,《经》汉水,当即沮水,今略阳县黑河。《方舆纪要》卷五十二:“汉水有二:一曰西汉水,源出巩昌府秦州西南九十里嶓冢山,西南流经西和县北,又南至成县西,接阶州东北境,复折而东南,经成县南,流入略阳县西,谓之犀牛江。又南流经宁羌州东,而合于嘉陵江。此即嘉陵江之上流,非〈禹贡〉所称汉水也。其自宁羌州嶓冢山东流,经沔县及褒城县南,又东南经汉中府南,又东经成固县及洋县之南、西乡县之北,又东经石泉县南,乃折而南,经汉阴县、紫阳县之西,复折而东,出兴安州之北,又东经洵阳县南、白河县北而入湖广郧阳府界者,此即〈禹贡〉所云‘嶓冢导漾,东流为汉’之汉水也。俗亦谓之东汉水。”《清统志》:“西汉水,即漾水也。源自秦州西南嶓冢山。”
沔水。即今汉江。《水经注》卷二十七:“沔水出武都沮县(略阳县)东狼谷口。沔水一名沮水。”今汉江实有三源,主源在今勉县西南宁强县界,一是勉县黑河(沮水),一是宁强县玉带河。清《略阳县志》载,在今县城东44公里黑河(汉称沮水)侧。今沮水,源于秦岭山脉南麓陕西留坝县与凤县交界处紫柏山(海拔2610米)南麓黄花坪沟。即是《经》说“嶓冢之山”。
嚣水。即今凤县瓦房坝河。嚣水出自嶓冢之山北麓。
汤水。在幡冢之山北。繁体湯。汤水,即漾水东源嘉陵江。
桃枝鉤端。《杨慎补注》曰:“桃枝今名桃竹,实心多节,可以为杖,又可为簟。钩端藤也,其色红,可以束物。”
犀兕。《尔雅》曰:“犀,似豕。”郭璞曰:“犀似水牛,猪头,庳脚,脚似象,有三蹄,大腹,黑色。三角:一在顶上,一在额上,一在鼻上;在鼻上者,小而不堕,食角也。好啖棘,口中常洒血沫。”《说文》曰:“兕如野牛,青毛,其皮坚厚可为铠。嶓冢之上,其兽多兕。”郭璞云:“兕亦似水牛,青色,一角,重三千斤。”
蓇蓉。《杨慎补注》曰:“今名花骨,空凌、霄花之类。”
本盛案:前人因汉沔主次颠倒,导致嶓冢山有二,一是甘肃省天水境内的嶓冢山即今齐寿山,一是陕西宁强县大安镇嶓冢山即今汉王山(《海内东经》鲋嵎山),俗称汉源山。《经》云,“汉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沔”,自汉以来诸书所纪皆为“沔注于汉”。东汉桑钦沿之。皆误。盖汉水即沮水,沔水自宁强水出始曰沔。《华阳国志》曰:“汉水有二源,东源出武都氐道县漾山,为漾水。〈禹贡〉导漾东流为汉是也。西源出陇西西县嶓冢山。”疑常璩东源即嘉陵江,西源即西汉水。如是嘉陵江亦是漾水一源。今嘉陵江源陕西省凤县代王山的东峪河,在留坝县紫柏山东北。沮水源于紫柏山南麓。故留坝县紫柏山即是嶓冢山。紫柏山北流之水凤县瓦房坝河,即是嚣水,西北流注入嘉陵江。
结论:嶓冢之山。即今留坝县与凤县界紫柏山,即是嶓冢山。
汉水。今汉水,无东南流之理,《经》汉水,当即沮水,今略阳县黑河。
嚣水。即今瓦房坝河。嚣水出自嶓冢之山北麓。
汤水,即漾水东源嘉陵江。
声明:封面图片来自网络,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