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的扩张,城市用地越来越紧张,许多开发商为了节约成本,也开始在城市周边购买土地。部分近郊的土地不可避免地坐落在墓地附近。为了卖房子,开发商通常选择隐瞒真实情况,用“山景”、“公园”等噱头和相对较低的价格来吸引购房者。当购房者喜提新房时才恍然发现,所谓的“山景”、“公园”其实还伴随着令人不安的“附属景色”。
为什么大众这么反感房子周边有墓地?用风水学来分析,认为墓地会影响人的运势,给人带来不好的运气。而且长期住在墓地附近,总伴随着渗人的感觉和恐怖的心理暗示,稍微吹来一阵风都觉得是阴风阵阵,背后发凉,久而久之没病都自己吓出病来。加上墓地的特殊性,清明节、中元节或者平时有人下葬拜祭时,鞭炮声嘈杂声此起彼伏,并且燃放鞭炮和焚烧纸钱产生的烟雾也会污染到小区,影响住户的生活,所以大部分人都不希望自己温馨的家与墓地为邻。
不过网友们对此褒贬不一,有表示忌讳的,也有不在意的,更有网友调侃道:每天看到这些墓地,可以时刻提醒自己还活着。
“墓景房”在中国香港和加拿大的情况就截然不同。
先说香港,“墓景房”对生活在寸土寸金的香港人来说是见怪不怪的,因为香港的墓地和香港的房子一样拥挤,所以许多墓园都被高楼大厦包围,尤其是铜锣湾的公墓上面的住房,据说比周边其他地方贵不少。而香港人也喜欢在墓地附近买房子,有人分析,一是可以节省追悼逝者和祭祀亡灵的时间,满足香港人快速的生活节奏;二是香港人早就把生死看淡,觉得死亡是件很正常的事情;三是香港的很多墓地都建在位置、风水等等极好的地方,拆不起墓地只能与之生活在一起,久而久之就习惯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加拿大人对“墓景房”也是毫不忌讳的。加拿大本就是个不避讳生老病死的国家,墓地的选址一般就在城市内部,而不会刻意找一个远离居民区的地方。为了体现对死者的尊重,加拿大的墓地绿化不管从面积还是质量来说,都可以媲美任何一个公园,并且加拿大的墓碑很小,远看墓地时,它和普通的公园没有任何差别,甚至更美。加拿大的葬礼方式也比较安静,不会在墓地举办“哭天抢地”的仪式,不仅安静,还能隔绝周边城市的噪音。也不是所有的“墓景房”都会看到坟墓,部分户型只是距离墓地比较近而已,价格却比周边相似房型的“非墓景房”便宜不少。在房价水涨船高的加拿大,坟墓周边有个价格非常好的房子,附带环境优美的天然氧吧,还能闹中取静,为什么不买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除了“墓景房”,还有“阴宅”。以上海为例,因上海墓地价格太高,许多上海人选择到周边的县城以同等的价格购买一套一室一厅的小户型来存放骨灰。2017年6月,一篇名为《你的邻居可能是一盒骨灰?如皋、启东等地小区商品房被上海人买了放骨灰 ……》的报道也让人惊掉了下巴,辛辛苦苦存钱买房的本地人不堪忍受与先人共处一楼,引发当地居民维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实房子对于购房者来说,不仅是遮风挡雨的住所,是凝聚家人的温暖港湾,也是用来分配资产,升值资产的保障。虽然现在已经是破除了封建迷信的社会,但在国人根深蒂固的观念中,对死亡还是心存恐惧,提及“墓景房”,心里多少还是会有些膈应,毕竟人人都希望能够开开心心入住,高高兴兴投资。所以,希望开发商能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认真把产品和服务做好,才是生财有道。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开发商真的如实告知这是“墓景房”,你还会购买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