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看部队是怎么叠被子的

来看看部队是怎么叠被子的

作者:Sylar彭

总听人说部队是个大学校,部队是个大熔炉,每年征兵退伍季也都会有各式各样的文章,以差不多的手法告诉你部队教会我的那些事儿,在这里,我只想以一个过来人的经历,不一样的视角,为您解剖部队到底都教给我那些事儿,怎么教的

记得刚入伍的时候,指导员给我们讲过这么一个故事:说一个独生子富二代,家里惯坏了治不了,送去当兵,退伍当天,家长就打电话到部队,说感谢部队的培养。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原来,孩子退伍后,父亲找他聊天,毕竟两年没见了吗,这个以前的纨绔子弟顺手就给父亲倒了一杯水。别小看这一个动作,很多90后的独生子都是属于那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这个从小养尊处优的公子哥儿以前也是父母把饭菜做好了还要看心情吃饭的主儿,可是参军回来却会主动给父亲倒水,这么大的改变让这个父亲很是惊讶,当时就心头一热啊,所以才发生了开头那一幕!

当然部队也不只是教人端茶送水,举这个例子只是为了说明部队育人的成功和独到。部队是个大学校已经是社会的共识,每年征兵退伍季也会有很多很多文章告诉你当兵都能收获什么。总结起来也就那么几大类:吃苦,坚持,耐心,细致等等。

现在,我想从叠被子这个小事,来深度解剖一下,部队到底为什么能教给我们那么多事呢?

我把它归纳为六个方面:言传身教的讲解示范、清晰明确的目标标准、刻意练习的大量实践、循序渐进的训练模式、及时准确的反馈总结和导向明确的激励体制。

先献上本文的脑图

言传身教的传帮带

部队有很多光荣的传统,传帮带就是其中的一个。打铁还需自身硬,每一个老兵身上都有两把刷子,被挑来担任新兵班长的更是素质全面、育人有道、管理得法的有经验的老班长。还记得我入伍的第一天,我的新兵班长就手把手的教我叠被子,每做一步都讲明白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以后每到一个新兵他也都是这样挨个儿教的,不厌其烦。这个过程在部队教学法里有个专有名词:讲解示范,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叫输入。而且是高质量的输入。

清晰明确的任务标准

展开全文

豆腐块是我们对军被的直观影响,当然还有更为具体的评判标准,比如被角直不直、是否有褶皱、长宽比例是否协调、整个的高度和完成时限等等,都有具体而明确的标准。这就为自己起到了很好的参考作用,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不至于误入歧途。当然其他战友的被子水平也可以对你起到一个参考和促进的作用。

优秀的内务也是战斗力

刻意练习的大量实践

当过兵的人为什么都能叠一手好被子?原因很简单,因为每天早起都要叠被子,在新兵连的时候,休息的时间几乎就是整被子,拿两年来算,这样几乎就相当于近八百次的训练,而且每次都是刻意的,用心的练习,这样的效果肯定是和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打鱼的时候还漫不经心、自欺欺人是完全不一样的啊。不信你自己上网找个叠被子的教程看看,看你叠出来的是啥?

循序渐进的训练模式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军人在进行每项任务的之前都会充分研究任务特点,不断实践,摸索规律,进而利用规律。就拿叠被子来说:一个被子被加工成豆腐块儿都要经过捋展、三折、四折、对折和最后扣角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步比一步要难的,但是每一步又是后面的基础。叠被子是这样,在完成其他任务和训练的时候也是这样,循序渐进、稳扎稳打。

及时准确的总结反馈

国家层面每年要开“两会”,部门有部门会议,学校的班级也有班会,部队也一样,而且形式更多样,总结工作和部署下阶段任务是大多数会议的重点,在新兵连初期,对被子质量的点评要占到每晚点名时间很大一部分比例,甚至下到老连队以后,要是你被子不好还会被人拿出来说,因为出门看队列、进门看内务,一个兵,从他的被子质量就能知道这个人怎么样了。

有了这么多总结讲评,就能及时自身的不足,这也是一个纠错的过程,非常有利于下一步计划的实施。

赏罚分明的奖惩体制

在部队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先进个人和标兵,其中就有一个叫“内务标兵”,内务标兵看什么?就看你被子叠的怎么样,某些时候,单位还会组织叠被子大赛,部队是见红旗就扛、见第一就挣的地方,在叠被子这件事上更不能含糊,在这样的氛围下,如果一个兵的被子叠的不好,别说领导了,你底下的兵都会看不起你。

叠被子只是一个小小的个例、却很典型。在部队,无论你学习什么技能,打扫卫生、军事训练方方面面都遵循言传身教、明确标准、实际操作、总结讲评和表彰激励这六个环节。再加上严格的纪律约束、严密的组织体系和与周围战友比争赶超的氛围,除非你自暴自弃、否则想不进步都难。

最后献上一张我的军被照片,纪念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梶裕貴 人物档案

梶裕貴 人物档案

📅 07-13 👁️ 8027
《无畏契约》隐身在线方法介绍
隐形眼镜戴多久为宜

隐形眼镜戴多久为宜

📅 07-13 👁️ 2735